二十三年早療光景---遇見彎彎弦月的天使
文/張素梅 副主任(早期療育中心)
民國89年五權園區早療組在美術綠園道戶外教學,素梅副主任與服務對象合影。
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(右)頒發第十一屆早期療育棕櫚獎予素梅副主任(左)。
如果用爬山來比喻人生,從低處抬頭往上看這一座望之彌高的山啊,山的頂端在雲霧飄渺中,看不清楚也不知道那裏有什麼?初生之犢什麼攏不驚的我們,興致勃勃的踏著青青草地出發了,不久,我們便驚覺發現不是一路上都是青翠綠地和鳥語花香,開始遇到荊棘雜錯岩石阻擋,看來這條路似乎不像我們想像般的平順,然而每當的挫折失敗,總有一群同路人伸出援手,互相幫忙取暖,所以總能峰迴路轉,柳暗花明又一村,這是我在瑪利亞20多年來真切的感受,這裡不僅是工作場所,更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。
現在站在這裡往回看生命的堆疊,我看到初入早療職場的我,一個剛結婚穿著粉紅色大衣和黑色絲絨褲的優雅少婦,突然面對這些特殊的小朋友,想要跟孩子們親近,卻又不知如何開始,顯得手足無措目瞪口呆;第二天上班,換穿上毫無線條可言的蛋黃色寬鬆運動制服,動作可以大開大合,於是我彎腰蹲下,向一個哭泣的小朋友伸出手掌向上的雙手,那一對清澈純潔淚眼汪汪的眼睛看著我,因為我的擁抱讓那淚眼變成一彎弦月,天真燦爛的笑臉炸開謹慎保守的防禦心,那一剎那我相信我看到天使了,打從心裡湧出的一股熱血暖流,我知道幫助這些小天使,將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價值。
記得我第一天帶班級是還在五權七街巷子裡園區的時候,柔柔、小偉、小輝和小汝這幾個可愛的唐寶寶,有一次帶這四個小蘿蔔頭下樓梯時,柔柔這個帶頭的老大不走了,一個屁股坐在樓梯上做生氣的樣子,接在她在後面那幾個小樓喽看到了,也模仿她一個一個咚咚咚的坐在階梯上,雙手抱胸下巴朝上的看著前面的我,他們聯合起來欺負我這個新老師,那個樣子真是又好氣又好笑。但是幾天下來,我積極的跟他們互動,跟他們騷癢癢,跟他們一起玩躲貓貓,給他們大大的笑臉和熱情的擁抱,漸漸的他們會主動靠近我,還會幫我搥搥背,也會拿繪本要我跟他們一起看,果然,莊醫師說得不錯,先建立起依附關係,他們就變成可愛的小天使了。
這人生最精華的20年當中,我遇到的每個孩子、每個家庭和他們背後的故事,有歡笑、有淚水、有被質疑也有被肯定,就像是一塊塊的拼圖,這些拼圖有些是陰暗的,有些是明亮的也有些是色彩斑斕的,這些和那些拼圖共同交織成我的早療人生。
得到早療棕櫚獎,實在是出乎意料,看到之前的得獎名單,非常感佩他們對於台灣早療的貢獻,很榮幸小人物如我也被看見了,這個獎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,也是工作伙伴們的榮耀。感謝瑪利亞基金會的栽培,感謝莊宏達醫師的言行身教和專業支持,感謝認真辛苦的家長們。
時間的河仍然繼續在流,眼前那座山也尚未走完,唯有勇敢面對才能看清楚阻礙所在,思考對策轉換心境,才得以披荊斬棘踏出困境。期許自己和仍在早療領域的伙伴們,我們相互支持鼓勵,莫忘初衷,一起為小天使們的進步持續努力。
相關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