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點之前紀錄片線上觀賞 |
2020/05/22 |
紀錄片《終點之前》是由「半打麥」影像製作團隊,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時間(2018-2019)紀錄目前就讀於瑪利亞啟智學園剛過20歲生日的腦性麻痺暨重度多重障礙青年蔡明翰以及他們一家人生活。片中爸爸推著明翰跑29K馬拉松,或許大家所追求馬拉松就是完賽的那一刻,但其實終點之前的過程,才是更刻苦銘心的。在記錄整個比賽過程中,體會到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庭,父母如何鍛鍊自己的體力,如何保持正向心態,並讓人感受到照顧障礙孩子也是一場馬拉松競賽,跑到終點之前才是值得紀錄的日常生活。
半打麥影像製作團隊與指導老師奚浩老師合影
靜宜大學大傳系第11屆學生,畢展中唯一拍攝紀錄片的組別。 六個女孩,有著如麥穗般飽滿的心靈,經過歷練與粹化得以化為各種形態。沈澱透析過後,回歸原始與純粹的樣貌。
本片限非營利播放使用,歡迎洽詢 FB : 半打麥影像製作團隊E-mail : damind2018@gmail.com 影片版權為半打麥影像製作團隊,嚴禁任何未經授權之商業行為,若任意轉載、轉錄、再製,本劇組將採取檢舉及訴訟等途徑。
要相信堅持與勇氣會帶領我們找到前方美好的風景 文/金剛芭比-林欣蓓
我們可曾想過,生命的終點之前該是什麼模樣?也許我們還沒有答案!而生命的終點之後,我們都想到天堂吧!如果,人生就好像一場馬拉松的旅程,我們在終點之前,可以用怎麼樣的態度與心情去面對旅程中出現的所有風景,才是跑完馬拉松帶給我們的禮物。 《終點之前》是在講述一位爸爸帶著腦麻兒子跑超馬29k的紀錄片,讓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,坐上輪椅成為障礙者後,開始幾乎沒有機會參與戶外活動,更不用說參與社會中任何運動賽事,如果當時,我的父母也願意多帶我出去戶外活動,我是否會覺得自己沒那麼孤單,全家人也能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失去與我的不同。 孩子的誕生是一個家最美好禮物;養育孩子長大不是容易的事情,更何況是身心障礙的孩子們,除了照顧者的體力,健康的起伏,社會的眼光需要克服,更困難的事,該如何陪伴身心較為特殊的孩子融入社會群體生活才是難熬的過程。 但是,明翰的爸爸做了很棒的決定,身體有不方便的孩子,不應該只被關在家裡休養,除了就醫復健上學,他們也需要親近大自然與人群,自然的陽光,風,空氣能帶給人體養分療癒疾病,而人們的互相扶持,能給予這樣的家庭有資源與力量。 明翰爸爸不斷地鍛鍊身體,在2018年帶著明翰跑馬拉松,照顧者的心理壓力,會隨著身體狀態影響了自己的思維決定,他預備了健康的身心去面對明翰成為腦麻孩子的現實。他說:「只要不放棄,才是真正馬拉松的重點!」,欣賞完這部靜宜大學女大生團隊拍攝的紀錄片,我發現,以愛與奇蹟養大身心障礙的孩子,這樣的家庭很辛苦;但也可以活得很美好。 有些父母會問我:我的孩子跟妳一樣是身障,但是情況比妳嚴重,我,該怎麼辦?我沒有辦法回應一個完美的答案,但是我相信,只有他會永遠在家裡陪著你們,這樣小孩對你們來說是個blessing(祝福),你們的家永遠不會空巢,回家永遠有個孩子在。 欣賞完這一類令人感動,激勵生命的故事,也許,你我都會想問,生命公平嗎?無論對於我還是明翰的生命,沒有所謂公平。也許,在宇宙萬物中,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平等存在過。但是,在馬拉松旅程的終點之前,我們要相信堅持與勇氣會帶領我們找到前方美好的風景。重要的是,有愛的地方就是天堂! (本文轉自廣青文教基金會「圓缺之間身心障礙影展」影評)
明翰,最後一段下坡,你要幫我囉!
「人的生理狀態,影響你的思維決策, 多利用運動讓身體回饋你的正向思維, 當進入心流狀態後,生活會萬里無雲。」
希望透過明翰不簡單的生命,在現今的混亂時刻成為需要人的亮光。 一襲強風吹過森林,每顆樹,總能彼此譜出不同的音樂。
「我是孩子生活的推手,而孩子則是我心靈的破風手。」 生活中,總有不同風速、風向的風, 但是別忘了,身邊有很多破風手,可幫我們乘風破浪, 大家都是一個團隊,彼此互相合作。
感謝半打麥劇組,推波這一段樂章,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推手。
-翰爸
390天陪跑的日子 文/半打麥團隊 (林俞華、何佩儀、陳冠臻、許嬿平、陳柔伊、張雅昀)
2018年5月20日第一次到翰翰家中拍攝,感受到全家人的熱情與凝聚力。
在初次見面交流後,團隊討論以審視自身,發現在日常生活中,遇見身心障礙者時,我們會避免眼神接觸,深怕多看他們一眼會讓他們、甚至是他的家人感到不適。但實際上使他們受傷的不是陌生人的目光,而是每個人不瞭解的心。
於是我們決定正視這樣的社會型態,主動深入瞭解你我身邊的身心障礙者。和明翰一家人相處時,爸媽看著明翰的神情,堅毅而溫柔。聽著明翰爸爸分享待明翰跑馬拉松的故事;看著明翰媽媽伴明翰坐在一旁,時不時相視一笑,除了感動更覺得溫暖;不擅言辭的弟弟,能洞悉哥哥每個眼神的涵義,有著讓人稱羨的默契。
他們都希望藉由自己能力可及的方式,表達對明翰的愛。2018年爸爸決定帶明翰再次完成馬拉松,作為他18歲的成年禮,期待馬拉松結束後,這份正能量能持續感染其他的身障家庭,支持他們繼續完成這場人生的馬拉松。 透過鏡頭記錄身障家庭的堅毅,期盼觀眾理解身心障礙者,也使其他身障家庭能透過影片尋求相關機構或管道的協助。 因為有著這些目標,我們更加堅定記錄這個故事,也期許能透過這部紀錄片,讓社會看見並持續發酵。
2018年10月28日第六屆日月潭馬拉松當天,我們團隊邊拍攝邊看見翰爸推著翰翰在29k的路程上前進,一路上有平坦也有起伏,也有我們看不見卻感受到的幸福!
然而片中爸爸推著明翰跑馬拉松,到上坡的路段時爸爸臉色稍顯吃力,在旁人眼裡必會覺得那是種羈絆;其實這就宛如我們一般人看身障家庭的眼光,我們所認為的累贅,卻是他們人生中不可缺的陪伴。 29K的路程,有平坦也有起伏,我們總是看見最疲倦的一面,但多的是他父子兩人一路上的陪伴,他們對話,一起感受路程上的顛簸以及清晨那冷涼卻有陽光照射的溫暖。有如他們的人生一般,有許多平淡的幸福,是你我看不見也感受不到的。這一年的相處,在馬拉松中看見了蔡家的精神,這也是我們會將馬拉松呈現於片中的原因。
此外,瑪利亞基金會的出現讓明翰有一個認識朋友和學習的機會,平時明翰白天會到學園上課,其中包含暑假的水療以及日常課表中有的拉筋運動。更有圈叉字卡的圖像學習,讓明翰能夠慢慢地試著用點頭的方式做出決定,像是要不要上樓、想不想吃點心等問題。而明翰白天於學園上課的時間,也讓媽媽能夠做家事、讀本書、聽首歌,為大家料理三餐。為了讓明翰飲食能營養又富有變化,烹飪多種口味的稀飯。我們也一同和媽媽到早市買菜及回家料理食材,感受出媽媽對家中每位成員的體貼及細膩。
我們自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,與明翰一家人相處,參與他們的家庭日常,一同到戶外踏青、看棒球比賽、欣賞弟弟的鼓藝表演等,深入瞭解爸爸媽媽與孩子們的互動。與他們日漸熟悉,媽媽就像大姐姐分享著主婦的日常生活;爸爸在工作之餘對於運動的喜愛;弟弟對於音樂的敏銳與天賦;明翰的認知能力似乎也在這短短一年中有所進步。
我們是一群本無交集的大姐姐們,突如其來闖入,陪伴且紀錄這一年的時光,彷彿彼此翻閱者立體有聲書,並且生活於其中,和書中的人物也有情感。畢業製作的完成,就像是將這本仍持續撰寫的書闔了起來,但書本的內容和回憶已深深烙在我們心上。或許不能像這一年這麼緊密陪伴,但書永遠都在我們和明翰一家人的口袋中,故事也因而發酵。 |
返回
相關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