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利亞學園在兩大國際研討會 展現台灣推動社區共融的專業力量
2025/11/11

瑪利亞學園長期致力於推動極重度及多重障礙者的社區參與,讓「每一個人都能被看見、被接納」成為日常。今年,這份努力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肯定。2025年10月,兩項以服務實踐為基礎的研究,分別於兩場國際研討會發表,展現基金會在共融服務上的深耕成果。

10月15日至17日,李琇菁主任於新加坡舉行的 IASSIDD亞太區國際學術研討會(The Asia-Pacific Region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)發表研究〈促進極重度智能及多重障礙者社區參與:一個有意義投入的服務模式〉。研究聚焦於服務對象的成長與變化,透過小組外出與便利商店代購任務,觀察到參與者逐漸能主動與店員互動、使用溝通輔具表達需求,並從任務完成中獲得自信與歸屬感。

緊接著在10月27日至29日於台北舉行的 第27屆AFID亞洲身心障礙國際聯盟大會(The 27th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Federation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)中,林珮瑜教保則發表〈促進友善與包容社會:以代購社團實踐極重度及多重障礙者社區融合之經驗研究〉。研究以「社區」為核心,讓服務對象定期走入鄰近商店,擔任「代購員」角色。這樣的例行任務不僅創造了障礙者與社區成員間自然的互動,也逐步改變大眾對障礙者的刻板印象。

這兩項研究呼應國際學者提出的「愉悅的相遇(convivial encounter)」概念——即使短暫的互動,只要真誠與友善,也能開啟社區共融的契機。瑪利亞學園透過將服務實踐化為研究證據,不僅展現專業的深度,更激勵前線團隊持續以人為本,讓世界看見台灣在極重多障服務上的溫度與力量。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