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同正  瑪利亞基金會財務主任  東海會計系畢  88.03到職  

哇!算算日子,到今年的三月,我已經在瑪利亞服務滿十年了;伴隨著基金會最近十年的發展,賦予我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,在投入的過程中,也日漸地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
       其實財會部門在組織內是屬於後勤單位,這讓我想一個故事:拿破崙大敗於俄羅斯時,就是中了對手的空城計,因此無論後勤部隊再怎麼卓越,但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。基金會最近十年來,服務項目、對象愈來愈多元,組織與預算規模也愈來愈大,這使得我們財務室這位小婦人有了不小的揮灑空間。

  猶記得當初來應徵會計時,還誤以為眼前的面試官是一名修女,若她以性別取人,我如今安在兮?一晃眼,在瑪利亞已歷經了921大地震、總管理處遷址、創設霧峰家園、承辦台中市愛心家園、基金會更名、新執行長上任等重重考驗。據聞,在我之前的會計人員都難久留,現在回想起來,同事們的包容與協助,長官們的關懷與信任,允讓我有獨立的揮灑空間,是支持我繼續留在這裡的重要原因。年輕時由於涉世未深,個性有菱有角,常常理直氣壯、得理不饒人,吃過許多苦頭,繳了許多學費,現在的我總算多了幾分圓融與彈性。

  在民國88年921大地震之後,社會捐款轉向,而造成會內的捐款巨幅滑落,再加上霧峰家園的建園支出侵蝕了存款,莊宏達董事長於此時催生了可用基金估算機制,並開始進行嚴格的支出控管,終於在三、四年後成功地脫離了財務危機。

  而民國91、92年組織規模在短短幾年內迅速膨脹,但組織運作的腳步卻仍倘乎其後;這幾年我常常要東奔西跑,當霧峰會計缺人期間,自己得補上,開車到霧峰去上班,也要前往處理愛心家園帳務的稽核工作,部門內的業務與人員管理都因距離而顯得分外辛苦;當時最害怕的就是部屬離職,然而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,讓我有機會去思索更合宜的分工與管理程序,後來成功地運作出集中管理的模式,堪稱財會的第一重大變革,但接下來橫艮在前的,跨部門的溝通與合作仍是一大挑戰;此制度攸關團隊戰力至鉅,晚近的制度變革,便是在改良的組織運作模式與溝通合作基礎上展開。

  變革,從一點一滴,到大刀闊斧,如今已收到甜美的果實,每思及此,莫不感謝上帝的眷顧及長官的菁英領導。

  會計工作是建立在政府訂定的監督準則、會計原則與本會訂定的辦法等法規基礎上,它所要求的無非是對法令的遵循。藉由敦促同仁們落實各項規定,型塑守法的組織文化,是作為財務室主管的我主要的工作目標之一。因為我深信,正直與誠信是人際關係的基礎,也是組織永續發展的基石。

  我很感謝基金會投入資源提昇我們管理與工作的能力,並且不斷地開拓我們的視野,把眼光望向更遠的未來。也很感謝上帝將許多優秀的同仁擺在這裡,從他們的身上,我得到許多真摯的感動,與學習的榜樣。也非常感謝財務室同仁們兢兢業業,有品質地完成每一件工作,他們真的很棒,我以他們為榮。展望未來,還有好多好多要學習的,盼望自己不斷成長,能為組織、為同仁帶來更多的益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