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撰文/會務發展室 朱貞歷 專訪99年度育智獎得主 霧峰家園謝麗霙老師 霧峰家園是24小時的教養機構,位於921地震公園後的一個小山坳裡,不同於一般養護機構印象中的陰暗、沈悶,參訪者每每訝嘆於此的花木扶疏、窗明几淨,甚至偶會羨慕在此工作的同事們,好一個夢中的桃花園。 但我們都知道,在這兒工作決非眼見到的輕鬆容易,面對中重度的多重障礙或情緒障礙的服務對象,所要花費的心思和面臨的挑戰,是常人的數倍,但是一群有心的老師們就在此默默耕耘,做他們認為最需要、最有價值的工作,麗霙老師是其中之一…
我原本是學企業管理,三十多歲時生了一場大病,進出開刀房三次,躺在病床上半年,想了很多,病好後又面臨一直是生命中支柱的父親過世,讓我重新看待人生的意義和目的,回想學生時代參與家扶和志工的經驗,所以在工作生涯上決定轉個彎,進入南投啟智教養院,在那兒工作了七年多,後因體制上資格的限制,所以經過桂香姐的介紹,來到了瑪利亞基金會,時間很快,一轉眼也五年多了。
我是家中的大姐,因為未婚,所以會幫忙照顧妹妹的孩子,後來因為工作越來越忙,比較顧不到,期間妹妹曾因懷孕流產而有微辭,也因為我被情緒無法控制的服務對象打臉,而叫我不要再待了;但每次聽我開心地分享工作中的點點滴滴,越來越了解我工作的意義和內涵,現在會和我說:姐,妳要歡喜做、甘願受,讓我得到很大的安慰。 ‧這麼多年支持妳的動力是什麼? 其實這群服務對象都非常的單純可愛,他們每個人的背後也都有一個故事,我看到俊安、俊全的爸爸即使非親生,還能如此對待他們,還有董事長莊醫師和莊太太每週來到霧峰在第一線關懷、服務,他們的親力親為和以身作則,這些都給我很大的感動,我常想自己單身無壓力,這份工作又有穩定的收入,那麼在我有能力、有體力的時候,我願意盡力付出,甚至我也覺得自己從這樣的工作得到很大的福報,去年出車禍,倒在車輪下居然沒事,讓我真的很感恩。
剛開始這份工作時,碰到服務對象情緒起伏,總是不敢要求,也會有很多的挫折感,後來對常規的要求和教導,慢慢得心應手,就開始看見他們的改變,這就是最開心的地方;他們也常有很多窩心的事,像曾帶過一個職訓的孩子,領到薪水後打電話要請我吃牛排。一路以來的同事們感情也都很好,記得剛從夜班轉白班時,一時工作忘了時間,下班時已8點了,居然有開車的同事等我,擔心山路危險,用車燈幫我照路;這次得到育智獎,以前南投教養院的同事們紛紛來電恭禧…,這一切都讓我覺得,我其實已經不是在工作,而是在生活了,他們都是我的家人,彼此照顧、互相支持。
以前在企業工作時,覺得自己還是用霸氣在管理,但是近幾年來發現自己的脾氣、心性越來越柔和,情緒也不再大到自己無法控制,所以遇到年輕的老師們偶會動氣,我總是會分享與服務對象相處的方法,希望幫助這些有熱誠又投入的新老師們能夠很快地進入軌道;其實要讓服務對象生活品質好,才是我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,絶對不是只顧好他,凡事幫他完成,因此融入他的生活想法、適時的幫助支持、不要剥奪了他學習的動機…,這些都讓彼此的關係更好,工作起來也更愉快。 另外一件讓我覺得很有成就的事是,來到瑪利亞一年多,我就從白班轉到夜班,夜班作息不正常、突發狀況多,壓力很大,因此常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,在擔任組長的期間,我調整了值班的方式,透過時段性漸近的見習暸解,及老鳥帶新鳥的方式,讓人員不再侷限單一組別,而可全園運用,有效改善了人員調度的窘境。
因為從事這個工作,發現社會上許多人對心智障礙者有偏見、不了解,是我最難過的事,記得有一次我帶的服務對象在7-11工作偷錢,我去警察局保他,被警察駡:這種人你們還擺出來工作;我很生氣地對他說:他們有能力,只是有些事情不清楚,做錯了事。 十幾年前剛入行時,真的比較保守,一般人否決他們的能力,他們的生活只侷限在教養院中,老師們也只看重健康、安全,因此他們變得越來越畏縮、退化,但是現在,我們開發他的潛能,並進入社區,就像去資源回收時,和阿婆都變成了好朋友,我在服務對象臉上也看到越來越多的笑容,我衷心的希望社會大眾能了解、接納他們,也尊重他們應有的權利,因為他們都好真誠、好努力! 與麗霙老師接觸,我隨時感受到她的開朗與陽光,她說自己樂於工作,還秀出了大姆指剛被咬傷的痕跡(骨膜炎),這是怎樣地一種情操,恭禧麗霙老師獲得了99年度育智獎,她謙虛地說自己很平凡,得獎沒什麼,但也很開心多年的付出獲得了肯定,相信也會是所有在崗位上認真的老師們的激勵。我很感動,真的,他們的偉大即在於"在平凡中創造了不平凡"! |
相關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