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服務課主任-陳怡君,也是從教保員開始她在瑪利亞的工作。

從面對身心障礙孩子無章法的肢體與情緒的不知所措,到現在面對問題時的親力親為、發想無限,正是從一個一個的個案成長與瑪利亞精神的領悟中,逐漸養成愛與服務的態度。

     她原本是家裡的嬌嬌女,也可以只要是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;但是她沒有讓自己這麼貴婦般的悠哉,她總覺得必須為自己的生命做出有價值的事。她不顧家人的萬般心疼,咬牙撐過痛苦的適應期,在資深輔導員的鼓勵下,她領悟了如何讓大便成為幸福的黃金的快樂服務。她就是要在瑪利亞。她在在瑪利亞的資深老師身上看到快樂服務的精神,讓她相信,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、不可能的;即使是有重度障礙的孩子也是能發揮專長的。所以她接下成人服務的工作時,便不停的思索,如何使這群個案有工作,讓他們能在工作中發揮潛在能力,自力更生,找回人的尊嚴。

投入社福工作十六年的她,跟瑪利亞的緣份十足,在大家忙著做月餅的日子,她挺著大肚子,讓寶寶提早體驗生命教育;她第一個寶寶就在月餅香氣中誕生了。第三胎的誕生,也躬逢瑪利亞盛事,趕在母親節前夕,搶做瑪利媽媽的「幸福手作蛋糕」。從第一胎到第三胎,從捏月餅到做蛋糕,怡君主任就在甘苦中品味著幸福的滋味。

在瑪利亞的人,都和怡君主任一樣,品味著幸福的滋味;雖然看來很沈重很辛苦,他們依然笑得甘之如飴。可敬的鄒立菊老師為重度CP餵飯,慢慢引導個案由360度的亂轉頭只要轉180度,雖然是小小的動作,但是她從中獲得了快樂的力量。遠從彰化前來瑪利亞服務的顏利真老師,是個不折不扣的生命鬥士,即使罹患癌症,仍堅守崗位。

當莊醫師點燃愛的火把,愛的聖戰士一個一個的加入,愛的故事一個一個增加,讓 愛的火把持續照亮,傳愛到永久⋯⋯。